現在的社區人口密度大,建構筑物復雜,地下管網盤根錯節,社區管理難度不斷加大,管理效率不斷下降,治理能力天花板到來。社區商戶雜亂無序,商家無法有效連接居民需求,慘淡營生,商鋪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難以規范管理等。社區基礎設施老舊,故障頻繁,報修流程長,響應速度慢;生活繳費渠道單一,社區安全令人堪憂,社區環境治理棘手。以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和治理水平的智慧社區的呼聲隨之而來。 安徽大學洪慧慧指出智慧社區借助各種信息化技術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傳統的社區治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而且也可以滿足居民的多元化和多層次需求,尤其是在社區公共服務、居民參與自治和智慧社區的建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國內外的智慧社區建設中,不同技術企業主體的認知差異和產品特點造成智慧社區類型的多樣。 從智慧社區內技術產品的應用方式來看,智慧社區可以被劃分為“信息+”“空間+”“產品+”和“綜合+"等四種建設模式。劉泉認為未來更加合理的智慧社區建設應該采用更加綜合的模式,這需要新技術領域和空間規劃領域的跨專業融合來提供技術支撐?;谌SGIS技術的智慧社區管理讓社區更安全,信息溝通與服務效率更高效。三維 GIS技術...
一、 背景及意義 (一)背景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是整個地球或部分區域的資源、環境在計算機中的縮影,反映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現實世界,是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儲、檢索、顯示和綜合分析應用的技術系統。 GIS作為計算機和空間數據分析方法作用于許多相關學科后發展起來的一門邊緣學科,由于能及時地抓住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各國政府對地理、資源和環境信息日益重視這一時代特點,加上許多相關技術(如GPS、DPS、RS等)為它提供了強有力的地理空間信息獲取手段,使得GIS己經成為各國政府部門、商業公司、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極為關注的熱點領域。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GIS己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產業規模,并將進一步深入到各行業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維地理信息系統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機助制圖,今天己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中,但二維地理信息系統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限,它本質上是基于抽象符號的系統,不能給人以自然界的三維真實感受。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是在二維平面的基礎上模擬并處理現實世界上所遇到的三維現象和問題。地理信息三維可視...
“地圖是人類文化的杰作,它融科學、藝術于一體,作為描述、研究人類生存環境的一種信息載體是人類生產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边@是陳述彭院士為《中國地圖學年鑒》作序的開場語。Taylor也曾指出“當涉及應用人腦來識別空間聯系中的模式與相互關系時,地圖學的認知方法是唯一的過程”。地圖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應用廣泛且己經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圖是地圖可視化的結果,地圖可視化作為現代地圖學的核心一直是三維GIS的研究熱點。地圖可視化將電子設備的視覺傳輸能力和人類的視覺思維能力協同起來,將復雜多樣的空間信息轉化為圖形圖像并進行交互處理,為人們直觀地觀察地理現象及分析和探索地理規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圖形硬件的發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輔助制作電子地圖逐漸成為主流趨勢。上世紀80年代科學計算可視化己被提出并迅速發展,其理論和方法對空間信息的表達和分析產生了重要影響。國際地圖制圖協會于1995年成立了一個地圖可視化委員會,并與計算機圖形學會開始了“Carto-Project”,研究項目,該項目使圖形學技術有效地應用在地理學及地圖學領域,為空間信息可視化提...
本文從地圖操作和要素可見性入手分析地圖簡化的影響因素,并基于分析的結果設計相應的緩存結構以加速地圖的渲染。研究GPU環境下梯形格網的高效LOD方法,探討簡化前后節點的重組和顯存中EBO數據的更新方法,最終提出一種基于三維GIS技術的矢量地圖動態LOD渲染方法。 1 簡化的影響因素 1.1 地圖操作對簡化的影響 本文方法依據視點進行簡化,當要素與視點的位置發生變化時進行實時簡化操作。用戶進行地圖操作時,當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時進行簡化,不發生變化時則可以使用緩存數據進行繪制,從而加快渲染。因此,需要討論地圖操作導致的視點與要素的距離變化情況。 (1)平移操作 平移操作可能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在非俯仰狀態下,平移操作不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在俯仰狀態下,平移操作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 平移操作示意圖 (2)旋轉 旋轉操作可能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非俯仰狀態下,旋轉操作不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俯仰狀態下,旋轉操作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 旋轉操作示意圖 (3)放縮操作 放縮操作會導致視點與要素的距離發生變化。 放縮操作示意...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迅速擴散,社區作為控制疫情蔓延的關鍵環節,隔絕疫情刻不容緩。疫情讓街道、社區、物業等基礎治理單元的工作壓力就顯得異常沉重。如何能夠精準的管控社區人員的進出入,在抗疫情期間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務,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也可以保障日常生活,成了擺在基層街道、社區、物業服務人員面前的重要問題。在社區防控疫情的過程中,各地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 線上服務一一綜合服務平臺一網通辦 綜合服務平臺中的物業基礎服務系統,可以結合物業需求,完成物業社區管理、繳費管理、工單管理等應用后臺的搭建,為物業提供豐富的移動互聯應用服務,讓居民足不出戶就 可以在線繳費。同時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還可以對社區內部的居民數據整合,與周邊社區的商店進行互聯互通,搭建O2O體系,完成物流配送的統一管理,讓居民不出行即可采買日常生活用品。使社區運營變得更智慧、高效和便捷,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 嚴進嚴出一一智能門禁系統把好第一道關 當前,各省、市的社區實行封閉式和半封閉式的管理,防控過程中,對出入人員是否屬于本社區居民要進行識別和登記,而通過社區綜合服務平臺中的...
一些措施、應用的創新嘗試,在疫情中經受檢驗并形成較為成熟的手段,給未來應對其他突發公共危機事件、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樹立了參照樣本。 智慧社區不智慧,遇事還靠土辦法一一據《半月談》3月17日報道,社區是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而智慧社區則是其中的一道高科技防線。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受人追捧的智慧社區在防控疫情過程中靠的還是土辦法,“高科技玩意中看不中用、好看不好使,有事還得靠人盯,一層層爬樓去查,一個個電話去打?!?智慧社區,簡單說就是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整合區域內人、地、物等信息,統籌管理、服務資源,提升社區治理和便民服務現代化程度的創新模式?!爸腔邸笔瞧渥铒@著特征一一數據覆蓋范圍廣、信息深度互聯、各模塊協同合作、各部門行業智慧決策。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從人口流動監測,到電子封條智慧化監控隔離人員等,都體現了智慧治理在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中的優勢和趨勢。但不少地方曾引以為傲的智慧社區樣板,在疫情考驗之下卻顯尷尬。比如,有的社區,人員信息電子登記系統崩潰,多頭重復隔離,甚至登記靠手寫等。 智慧社區不智慧,一是因為數據資源未能完全打通共享,上下級、不同部門和領域之間調用數據...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贝舜涡鹿诜窝滓咔槭菍ξ覈鴩抑卫眢w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新冠肺炎具有來源不明、傳播性強、潛伏期長等特點,其管控需要從個體出發,從源頭加強管理。社區作為市民生活的空間,也是城市管理的基本組成空間,在特殊時期便成為疫情防控的基礎單元,在各地疫情防控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社區在防控傳染疾病、保護公共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健康社區的建設,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密切相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社區在城市防控疫情中的作用,通過科學的社區規劃和社區治理,來提升整個城市應對突發疫情的能力,真正實現空間治理能力和績效的提升。 1 重要作用 1.1 從社區規劃和社區治理中體現 從疫情發展的時序來看,在疫情暴發的初期,區域性的人口流動管理是重點。但在疫情擴散之后,以社區作為基本管理單元的居家隔離成為疫情管控的重點。社區不僅僅是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而是針對個體健康與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新時期的城市發展呈現出兩個趨勢:一是城市增...
目前北京市正在建設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的物流系統,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落實好城市物流專項規劃,推動物流配送倉儲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相關區域都在高質量、高標準的規劃建設物流服務系統,形成區域發展的重要推動措施。 1園區建設背景分析 在首都建設高質量物流服務體系的進程中,順義區的作用十分重要,據市統計局統計,全市規模以上專業物流企業有784家,區內共有199家,企業總數占全市總量的近25 %,物流產業已經成為順義區的基礎型產業之一。借助于良好的區位優勢,依托于首都機場等國際化樞紐,順義區目前已經成為首都物流體系中的核心區域。以電子商務領域快遞服務為例,北京地區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快遞都在順義區完成周轉;為了更好地適應區域汽車產業發展,以汽車物流服務為代表的專業化服務也成為本區域高精尖產業的重要發展保障。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期,順義區高度重視零售領域新業態發展、區內高精尖產業興起、智慧物流技術高速迭代應用等關鍵要素變化的疊加作用,對區內物流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規劃,并開始逐步實施。 2019年順義區與阿里集團和京東等巨頭公司開展合作,計劃建設多個重點智能產...
1智慧園區現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智能+”理念的提出及“云大物移”“3DGIS”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入,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加速,政府及企業也更加注重智慧園區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東、中、西梯次發展”的智慧園區空間格局。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三大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智慧園區建設;西部地區憑借產業轉移機遇,正加緊布局智慧園區建設工程。未來,中國中西部地區智慧園區或將迎來全新的建設浪潮。 2智慧園區建設驅動因素 從宏觀環境看,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加速發展,世界城市尤其是較為發達的城市,飽受“城市病”的困擾“智慧城市”這一新興詞匯應運而生。在智慧城市這一先行概念的引導之下,“智慧園區”的理念也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眾多優勢產業均向規?;?、集群化、現代化方向實現轉型升級。轉型發展過程中,資源更加集中化,分工更細、協同更強,產業鏈高效協同、物流配套暢通成了打造產業優勢的重要因素,需要基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打造的智慧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從園區建設戰略看,已建設的傳統園區由于管理...
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對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精益求精,在原有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又不斷開發新的網絡產品,開創新型網絡系統,文中基于互聯網技術之上的智慧園區信息系統的建設,也是在物聯網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的,以下內容是對物聯網與智慧園區信息系統的具體闡述。 1物聯網技術 1.1物聯網技術的概念 “物聯網”這一概念簡單的理解,就是把物品通過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進行連接,最終實現信息的交換功能。歸根結底,在互聯網技術下產生的新技能,都是在向智能化進程邁進,由物聯網的概念,可知,物聯網是將多種形式的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進行連接,相互交織組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系統,從互聯網進入我國開始,與之相聯系的新興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崛起也為這個時代帶來了更大的影響,日常生活也在逐步走向智能化,物聯網信息的開放性和共享性也更加便利著人們的生活。 物聯網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從學習、購物,到科技研究等,都會應用到物聯網技術,伴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物聯網技術也在與智能技術相融合,建立智慧園區的信息系統。 1.2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原理 物聯網技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有一個依托的基礎,那就是計算機互聯...